郑州航院航空发动机学院基于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

随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,对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航空发动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,以培养高素质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为目标,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作为国内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领军企业,通过与航空发动机学院开展深度合作,共同探索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,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,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实践一:对接岗位技能,提高课程内容精准度

在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下,提高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度,就需要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。我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,多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人力部开展实地座谈交流,双方在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学生就业能力提升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研讨,并对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岗位技能需求进行重点调研,调研内容涵盖专业知识、实践能力、职业素养、对往届生的评价、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多个维度,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。

实践二:构建“双师型”团队,加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

在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下,师资队伍的创新被视为该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。我院坚持“引进来”+“走出去”相结合,旨在构建“双师型”团队。一方面,选派我院优秀教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进行实践锻炼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,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、岗位需求以及技术前沿,从而将这些实际经验融入课堂教学,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。另一方面,积极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参加我院研讨会、讲座等,将最新的行业动态、实际案例以及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,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现实的教学内容。

实践三:坚持目标导向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

在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下,我院坚持目标导向的就业服务,确保教育内容和实践环节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,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、就业创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。我院定期选派优秀学生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进行顶岗实习,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,助力学生近距离接触就业岗位,从一线了解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工作流程、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,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,满足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需求。

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,使得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,在校企合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,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,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
(供稿:郑州航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杨文静;责编:刘铮)
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