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5日,周口师范学院在音乐厅召开2024年科研表彰大会,总结全年科研工作,表彰科研先进典型,激发科研工作干劲。校长张宝强主持会议并讲话。副校长许述敏、陈喜玲、刘奎立、李俐俐出席会议。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,各教学科研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、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、科研办主任(学术秘书)以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。
大会现场
校长张宝强讲话
颁奖仪式
代表发言
张宝强在讲话中对学校过去一年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,对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付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,并就进一步激发科研活力,做好2025年科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
张宝强要求,要聚焦“怎么看”,进一步提高认识,统一思想。要进一步提高站位,清醒认识科研工作的结构性矛盾、主观性欠缺、激烈性竞争等问题,锚定硕士授权单位建设,增信心、明任务、扛指标,盯着目标干、迎着困难上、顶着风雨走,形成党政工作合力,凝聚团队群策群力,竭尽个人科研全力,把各项科研工作任务高质量落实到位。
张宝强要求,要聚焦“怎么干”,进一步突出重点、明确任务。一要高质量做好“八项重点工作”:高度重视课题申报,超前谋划,精准施策,根据学院实际找好突破点,确保市厅级项目再积累、省部级项目再扩展、国家级项目再突破。切实加强科研团队与人才队伍建设,选好带头人、确定好方向、人人进团队,形成稳定、持久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,全面提升科技攻关能力。紧盯高层次科技与人文社科奖,理清思路细谋划,分清主次抓统筹,深度复盘过往不足,补齐短板弱项,争取尽快实现奖项新突破、成果大丰收。狠抓高水平论文与著作产出,搭好梯子,压实担子,激励教师潜心钻研学术前沿,创新观点方法,完善内容逻辑,以高质量研究产出高质量成果。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,联合兄弟院校推动学术共同进步,常态化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指导,培养更加开放的思维、更加敏锐的视角。进一步夯实科研创新平台建设,找准突破的方向、找好合作的伙伴、找到合适的模式,培养一批人才、锻炼一支队伍、产出一批成果。继续做好横向科研工作,扎实做好技术改进、理论创新、战略研究、政策咨询等工作,打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“智囊团”“思想库”“创新地”。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,面向企业开展订单式研发,真题真做、同题共答,切实打破“技术供应与市场需求脱节、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”的困境。二要深入思考、深入研究,正确处理好“六大关系”: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;坚持管理为科研服务,处理好管理与科研的关系;坚持数量质量并重,处理好科研数量与科研质量的关系;坚持顶天立地,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;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,处理好首批硕士点建设学科科研与其他学科科研的关系;坚持融合协调发展,处理好理工科科研与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关系。
张宝强要求,要聚焦“怎么办”,进一步找准路径、细化措施。要“明方向”,做有价值的科研。明确科研服务导向和主攻方向,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活动,立足区域特色及自身优势,找准攻坚关键技术的突破口,打造“单项冠军”。要“找队伍”,做有组织的科研。组建校内跨学科团队,注重与国内高水平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,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拓展科研资源。要“搭平台”,做有效益的科研。加大基础研究平台,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平台的建设力度,搭建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互动平台。要“强组织”,做有周期的科研。落实学校、学院、团队、人才四级科研管理体系,分级分类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,形成人才、项目、成果的集聚效应。要“用政策”,做有温度的科研。牢固树立服务导向,给予科研工作者更大的经费支配权、资源调度权,始终坚持质效导向,将评价权重向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、高水平科研团队、高层次社会服务方面倾斜。
张宝强强调,要对标一流、瞄准一流、看齐一流,肩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感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、事不过夜的责任感,以不满足的精神、极致化的思维、有组织的方式去奋斗、去追求、去超越,奋力谱写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为早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、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大动力,提供坚强支撑。
会上,许述敏宣读《周口师范学院关于表彰2024年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》。陈喜玲、刘奎立分别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。李俐俐作学校2024年科研工作报告。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分别发言。
(来源:周口师范学院;责编:刘铮)
扫一扫分享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