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红纸,折叠裁剪间化作寓意吉祥的“福”字;一柄素扇,丹青点染中绘就中马友谊的繁花图景。近日,一场名为“指尖传韵·中华情”的中华传统文化手工体验活动在马来西亚汝来大学校园热烈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潍坊理工学院赴汝来大学的交换生团队策划并组织实施,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、印尼、印度等多国师生踊跃参与,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。
活动以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”为宗旨,通过沉浸式、互动性强的手工体验,搭建起中马青年文化交流的桥梁。现场精心设置了剪纸、漆扇绘制、扎染、书签创作及风筝制作五大体验区,不仅配备齐全的材料工具,还配有潍坊理工学子编写的中英文操作指南与示范作品,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都能轻松上手,亲身感受中华手工艺的独特魅力。

巧手传艺,非遗之美促交流
在剪纸体验区,潍坊理工学子细致讲解“福”字与窗花背后的吉祥寓意,并手把手教授折叠与镂刻技巧。

漆扇与书签创作区则成为东方美学与跨文化表达的舞台。交换生李晓楠巧妙融合马来西亚国花扶桑与中国传统牡丹,在扇面上绘就一幅“中马繁花图”,赢得现场阵阵赞叹。
扎染与风筝制作区同样激发了无限创意。当参与者亲手解开扎染布团,看着独一无二的蓝白纹样缓缓呈现时,惊喜的赞叹不绝于耳。一位印尼学生将本国传统巴迪克图案融入中国风筝设计,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融合之作,生动诠释了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文化交流真谛。

青春叙事,用心讲好中国故事
这场活动不仅是技艺的展示,更是一场深入人心的文化对话。通过前期的精心筹备和现场的细致讲解,潍坊理工学子将中华传统文化从书本概念转化为可触摸、可感知、可创造的实体体验。这种具象化的互动方式有效拉近了文化距离,让马来西亚师生在亲手实践中领略中华工艺的匠心独运。
马来西亚汝来大学多位教师亲临活动现场,对活动的文化价值与专业水准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其“为多元文化校园注入了鲜活的中国气息”。
“我们不仅是学习者,更希望成为中华文化的青春使者。”交换生陈子阳表示,“未来我们还计划推出茶艺、书法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,让中华文化在汝来校园持续绽放光彩,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青春活力。”
一直以来,潍坊理工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,与马来西亚汝来大学开展多层次、宽领域的交流合作,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下的跨文化育人路径。此次“指尖传韵·中华情”活动,是学校深化国际化育人实践、践行“讲好中国故事”的创新探索。它不仅为中马高校人文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,更在两国青年心中播下了友谊与理解的种子,让中华文化在海外校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(来源:潍坊理工学院;责编:刘铮)
扫一扫分享本页